■付增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可救药地迷上了精装书。
平时忙于工作,两点一线,无暇进城。到了周末睡个懒觉起来,要是不去城里书店里淘一两本书回来的话,就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陷入到不停地懊悔自责当中。
要每次都能淘到自己喜欢读的书并不容易,我爱读的两类书是历史与文学,这两类书也是最有可能良莠不齐的。中国历史从轩辕黄帝、夏商周三代开始的五千年期限是确定了的,那些著名人物的事迹也是经过长期阅读记在了脑子里的,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只能在深度和细节上再下功夫。那些写书的人和出版社也许就号准了我们这号人的命脉,每次进到书店里面,历史书总是占据着最大的一片领地,可是细看之下,“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阳明有五个版本,曹操有六个版本,曾国藩的也许更多。有的一看书名你就知道不是讲的正儿八经的历史。
文学书则是另外一种情况,那些名家大师的手笔自然是没什么说的,那些不太知名的作者写的书肯定也有好的,但肯定也有不行的,现在写书的人多了,不管写得好与不好,只要你花钱,就能把你写出来的东西摆到书店的书架上去。
现在的出版社和书店也很绝,所有的新书都是用塑膜封起来的,让你不能看到书里的内容,如果你要拆封了,这本书你就一定要买下来了。
所以我经常买书要么淘了半天一无所获,要么狠狠心买下一两本来,如同一场赌博。
买书时间长了,终于在和出版社书店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积累下一点心得,哪家书店的书更全了,哪家书店的书更便宜了,慢慢比较,总会有一个优先选择。至于买什么书,我先记住一个书名,然后在网上把它的内容搜一搜,把读者对他的评价搜一搜,如果搜来的内容看上去不错,读者的整体评价也不错,这书当然就可以买了。反之,这书能不买的,就最好别去买它。
如果淘到的这本书正是我喜欢的,而这本书恰恰又有精装版的话,那我一定会选择精装版了。
简装书和精装书的内容当然不会有什么区别,简装书的装帧肯定简单了一些,都是稍厚一些的纸皮,而精装书往往都是厚重大气的硬皮,有的上面还再覆上一层精美的凌布,套上一个精美的书皮,所以精装书相较于简装书来说,看上去庄重大气,赏心悦目,同时,因为硬皮的保护,书也更不容易折页损坏,很容易更好的收藏下去。
精装书与简装书的区别就如同用不同的盘子盛装着相同的食物,挑剔的人在能够果腹之后,总会在餐具上下功夫,如何让这餐具的造型更为别致,颜色更为雅致,从而更好地提高人的食欲,也更好地打造出那一种氛围,用金餐具盛装着的一道菜肴总比用粗瓷盘子盛装着的要更为诱人吧!
我在读精装书,一种用金餐具盛装着的精神食粮,我是我精神上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