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美學。
东周时期,齐国实力强盛,经济繁荣,政通人和的环境,带动了学术的发展。
当时唯一的学府稷下学宫里学术氛围浓厚,思想开放,各学派并存,稷下学士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讨论国事家事天下事。
在国富民强的年代里,学宫为了照顾各家学士的生活,为他们找了一位聪慧的厨娘夏姜,负责平日饮食。
由于学士们众多,每个人的口味不尽相同,这下可愁坏了厨娘~
很快,到了学士们出游的日子,为方便携带,厨娘将餐具放在了一个铜罍(léi)形器中,解决了燃眉之急。
1991年冬天,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东临淄张家庄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大型墓葬。虽然主墓室被洗劫一空,但是考古人员却在距离盗洞仅30厘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器物坑,坑中出土了一批青铜礼器和生活用具,设计精巧,制作精致。
它们,就是当年夏姜给学子们做饭时用的那一套餐具,两千多年过去了,除了有一点锈蚀(有的甚至还没有生锈),它们仍完整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这铜器看似小巧,实则内含乾坤。它能容纳59件餐具,其中包括10个耳杯、10个小碟、10个盒子、4个碗、25个盘,外加罍形的餐具外壳,共达62件,足以供应一场十人盛宴。
令人称奇的是,这套餐具必须严格按照大小依次叠放整齐,环环相扣,方可全部装入铜壶之中。稍有偏差,便无法再次装入或取出。这也许是当时的人们对餐具的一次创新尝试,不仅体现了制作者的巧思,还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地饮食文化的繁荣。
它既利于收纳,又方便携带,是同时期出土器物中的一套孤品,独特精巧,神秘别致。这套铜餐具制作精良且保存完好,像这样完整成套的战国铜餐具为国内仅见。
10人为宴的风俗大概属于齐国、齐地由来以久的习俗。这套餐具的主人身份属于士大夫阶层,并非王室贵族,能够陪葬这样堪称"豪华"的餐具,也反映出当时齐地人民殷实富足的生活水平。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