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具网 - 餐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玻璃餐具 | 市场行情 | 陶瓷餐具 | 综合资讯 | 餐具知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陶瓷餐具 > 一次性餐具告别上海外卖,并非问题关键
L.biz | 商业搜索

一次性餐具告别上海外卖,并非问题关键

信息来源:c-j.com.cn   时间: 2019-12-15  浏览次数:1

7月1日开始,上海外卖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叉子、刀等餐具,违者,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这一规定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环保应从小事做起,可以支持,也有人持观望态度,还有人对此存疑,不给餐具怎么吃饭?外卖会涨价还是降价?

外卖告别一次性餐具,上海此举开了全国先河。近几年,外卖等新业态发展,导致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垃圾的产生量飙升,造成新的资源环境压力。限制乃至禁止一次性餐具的呼声因此不断。但是,一直雷声大雨点下,没有得到贯彻施行。

究其原因,就是一次性餐具等制品实在太好用了。塑料一次性餐具隔水性和韧性都很好,而且成本低廉,携带方便,使用便捷,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消费习惯。目前,还没有哪种包装材料能完全取代一次性餐具。即便在许多环保严格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等,一次性餐具也被允许使用。

这样的现实下,如果只是在消费端限制或禁止使用、减少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包装制品的污染,其作用不可高估。真正要消除一次性餐具等带来的污染,还须拿打出更多组合拳。

一次性餐具告别上海外卖,并非问题关键

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包装制品的问题,首先在其生产端。为什么一次性餐具会造成污染?这是其材质所决定的。土壤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填埋的塑料餐具中的高分子材料几乎不起作用,所以普通塑料餐具的降解周期长达数百年。现在市场上虽然出现了一些可降解塑料产品,但其中不少都是谎言。因为这些可降解塑料多是石油基的,很难做到完全降解,它们不过是降解材料和不可降解材料的混杂物,而且其降解的温度要求很高。因此,它们的最终命运几乎和普通塑料餐具无异。

那么,有没有真正无害的塑料材料呢?当然是有的,那就是生物基塑料制品,例如用玉米来生产L-乳酸,然后再加工成的塑料,这种塑料经过微生物分解,最终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真正实现完全降解。这种生物基塑料制品,目前在许多国家都被广泛使用,例如日本,许多大量使用的包装袋、托盘、餐具等都是这种材质。我国企业也掌握了生物基塑料制品的相关技术,完全可以把玉米或玉米秸秆,加工成降解塑料袋、餐盒、地膜、水稻育秧盘等终端产品。如果这种生物基塑料制品若能完全推广,则可取代50%—70%的石油基塑料制品。

塑料餐具的问题,还在于回收端。塑料餐具完全可以通过回收,送到加工厂变成塑料颗粒,然后再经过加工利用变成一些塑料制品。许多塑料容器,可以通过灭菌洗涤技术和重灌装技术,做到反复使用。例如,在德国,乳品用聚碳酸酯瓶罐回收复用高达100次。在洗涤用品用的塑料瓶,重灌装比例已可达到40%。但是,由于我们至今没有健全的垃圾回收体系,导致大量塑料废物混杂在其他垃圾中,被送往填埋场和焚烧炉。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塑料餐具等污染问题,归咎于消费者,只从使用端进行限制。根治污染,建立绿色环保的垃圾回收体系,远比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习惯重要得多,也容易得多。在中国,垃圾回收喊了很多年,甚至很多地方十多年前就在试点,如今依在试点,但我们几乎可以说,没有谁真正把垃圾回收体系当回事。许多地方热衷于建垃圾焚烧厂,结果是塑料这种宝贵的资源被一烧了之,排放出大量危害环境的有毒物质。

根治污染问题,不能靠一禁了之,更应在生产端和回收端同时发力,才能建立绿色的循环体系。这一循环体系,应该包括通过产业政策和差别化税收,大幅度提高塑料餐具的使用成本,把真正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价格降下来;也应该包括明确企业对于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责任,制定垃圾回收体系建设的时间表等等。只要无害生产,克制消费,回收利用得当,一次性餐具完全可以与我们的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餐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