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冬天,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东临淄张家庄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大型墓葬。虽然主墓室被洗劫一空,但是考古人员却在距离盗洞仅30厘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器物坑,坑中出土了一批青铜礼器和生活用具,设计精巧,制作精致。
其中最精美的是一组铜组合餐具,它外形小巧,却内含乾坤,共能够容纳59件餐具。其中包括10个耳杯、10个小碟、10个盒子、4个碗、25个盘,外加罍(léi)形的3件餐具外壳,共达62件,足以供应一场十人盛宴。
追根溯源,10人为宴的风俗大概属于齐国由来以久的习俗。根据文献记载,东周时期,齐国非常强盛,春秋称霸,战国争雄,经济空前繁荣,齐地的人民也因“家敦而富,志高而扬”,经常聚首宴饮。有了这样一整套方便携带的餐具,野外宴饮不是问题!
作为同时期出土器物中的一套孤品,这套餐具独特精巧,神秘别致,部分至今保持着青铜原本的金黄色;部分由于长埋地下,与土壤中的各种化学物质接触,生成各式各样的晶状锈,灿若星河,璀璨夺目。
令人称奇的是,这套餐具必须严格按照大小依次叠放整齐,环环相扣,方可全部装入铜壶之中。稍有偏差,便无法再次装入或取出。这也许是当时的人们对餐具的一次创新尝试,不仅体现了制作者的巧思,还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地饮食文化的繁荣。
如今,这套战国铜餐具藏于山东博物馆,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一千多年前的饮食文化。
责任编辑:子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