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小摊上来路不明、色泽鲜亮的廉价彩陶餐饮具要慎选,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日前,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尽量别去选购不明出处的釉上彩装饰陶瓷餐具。记者从检测机构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一些价格低廉的彩色陶瓷,大多使用劣质材料制作而成,很可能重金属超标。
傍晚时分,道前街边一辆售卖时尚陶瓷杯具的三轮车吸引着顾客驻足挑选。摊主介绍,所有杯子都是厂家直供,超低价销售,3到5元就能拿走一只,好几款已经没货了。记者发现,这些杯子遍布艳丽的花纹或大面积色块,做工很粗糙,使用涂料的部位凹凸不平。杯身上找不到生产厂家、联系方式以及合格证明等信息,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油漆味。对于杯子从哪里进的货、是否有合格证明等,摊主不愿多说。
“看起来鲜艳漂亮的陶瓷餐具,假如材料和制作工艺不过关,就要当心了。我们接受送检的一批陶瓷餐具中,就曾检出过色彩浓郁的棕色和红色样品,重金属超标10倍左右”,具有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可的优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提醒。据了解,陶瓷餐具中的重金属来源于釉上的颜料,长期盛放酸性食物、加热等,会导致铅、镉等重金属大量溶出,在用餐时进入人体。
技术人员建议,市民购买陶瓷餐具时要仔细查看“身份”信息,尽量挑正规厂家的产品。那些表面凹凸不平、存在起泡现象,内壁有各种鲜艳花纹的,尽量少买。彩陶餐具在第一次使用前,可用食醋泡上24个小时,让其中的重金属持续迁移,降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