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餐馆吃饭,除了饭菜钱,另付一套一元的消毒餐具使用费。对绝大多数的淮安人来说,这似乎已成了一个“习惯”。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起,一次性消毒餐具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档次规格较高的大酒店和部分特色餐馆,各家餐具单独清洗、免费使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7年过后,有关一次性消毒餐具清洗不净丑闻,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纷至沓来,那么,未来这个行业将走向何方?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淮安消毒餐具企业、淮安餐饮商会、饭店餐馆、卫生监督部门、工商部门以及广大市民,试图揭开一次性消毒餐具的“神秘”面纱,探讨其在淮安的发展和升级转型之路。
曾经省内领先
2006年,一个淮安人在武汉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行业。走进武汉大大小小的街边饭店和餐馆,一种名为“一次性消毒餐具”的餐具被广泛使用。每套消毒餐具独立包装,里面有碗有碟有勺,筷子也是一双双独立包装。与过去饭店的餐具自供自洗不同,这种“一次性消毒餐具”由专门的消毒餐具企业提供,并负责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围绕这种消毒餐具,一个新的行业诞生了,饭店和餐馆也省去了买餐具和洗盘子的麻烦。
这个新兴行业引起了这名淮安人的浓厚兴趣,颇有商业头脑的他意识到:这绝对是个有潜力的商机。回到淮安,这名淮安人立刻展开市场调查。他发现,当时在武汉已经“铺天盖地”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在淮安市场却是一片空白,即使在江苏全省,也只有南京、徐州等少数城市开始出现这一行业。
2006年底,这名淮安人正式着手筹建自己的消毒餐具厂;2007年春节,该厂第一批消毒餐具开始供应市场。这也成为淮安一次性消毒餐具行业发展的起点。而这名淮安人就是曾经的“康洁”牌消毒餐具创办人、现在的“佑康”消毒餐具服务公司董事长于国。
“创办‘康洁’,我投资了100多万。”于国说,“开始很有信心。但没想到后来遇到了各种艰难。”事实上,从第一批消毒餐具走进餐馆开始,市场排斥、收费之争、卫生问题、恶性竞争、发展遇阻,这些问题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袭上于国的心头。
可以说,虽然淮安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市场起步在江苏省内算是比较早的“领头羊”,但其后期直至今天的发展却相对萎缩、滞后,前景并不被很多业界人士看好。
一路争议不断
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必须经历“阵痛”似乎是个永远不变的定理。2007年,一次性消毒餐具在淮安市场上一“亮相”就遭到强烈排斥,此后更是争议不断。“对于我们企业来说,2007年是最艰难的时期,最开始的大半年都是亏损的。社会争议特别大,特别是收费问题,引来了多家媒体的报道。”于国说。
“开拓市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客户’不接受我们的服务。”于国解释,虽然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广大食客,但对消毒餐具企业来说,饭店和餐馆才是他们的“业主”,要想把消毒餐具推向市场,必须得过“业主”这一关。
“一开始饭店都不肯用。”于国说,“原因就在于要收费。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包括四处转关系、托路子,以及让饭店免费试用。总的来说,免费试用还是有效果的。”免费让饭店试用一次性消毒餐具的同时,于国也向饭店建议向顾客收取使用费。“最多试用一两个星期后,饭店就都开始收取使用费了。”
这一元钱的使用费就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瞬时激起千层浪。上饭店吃饭,居然使用餐具还要掏钱?!这对当时的消费者来说,真是闻所未闻,岂有此理!一位在工农路上开了7年饭店的老板回忆说,当时因为这一元钱使用费,顾客和饭店没少“吵架”。这位老板开的饭店属于最早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的一批饭店之一,他算是见证了一次性消毒餐具进入淮安市场的整个过程。
“一次性消毒餐具都是上门推销的。一开始我们也不想用,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用上了。但是顾客接受特别难。先是免费让顾客试用了一段时间,后来一收费,负面影响就特别重,最多隔个两三天就会有顾客与饭店发生争执。”该老板说,“有时争执起来,我们就免收顾客餐具费,但有的顾客还是不依不饶。还有顾客问‘我们交一元钱,是不是吃过饭能把餐具拿走?’这样的‘过渡期’整整花了3年。后来,一次性消毒餐具在淮安普及了,消费者也就慢慢‘习惯’了。”
针对一次性消毒餐具的使用费,于国有自己的观点。他说,饭店里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并不强制消费者使用,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用还是不用。饭店对于不愿意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的顾客可以另外提供店内清洗的餐具。在于国看来,一次性消毒餐具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饭店。“它给饭店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了经营成本,其中包括人工费、餐具购置费、餐具破损费、清洗原料费等,也解决了很多小饭店的清洗场地问题。”于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即使饭店不向顾客收取餐具使用费,他们把这些费用通过菜单价格转嫁到顾客身上也是很容易的事。”
走进百铺千店
“现在到餐馆吃饭,都是用一次性餐具,早已经习惯了。”市民杜先生表示,虽然消毒餐具争议颇多,但没有其他的选择。正如杜先生的感受一样,消毒餐具早已融入淮安人的生活。不管你愿意与否,中小型饭店普遍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已是不争的事实。花上1元钱,买一次“消毒餐具”的使用权,才能吃得上饭。如今,就连乡村边远地区,也都相继出现了这种“有偿碗筷”。
据于国介绍,目前,“佑康”品牌平均日产4万多套消毒餐具,每天供应着淮安市区1100多家餐饮店,而整个淮安市场的一次性消毒餐具日需求量约为6万套。“一般三星级以上的高档饭店不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其余各种类型饭店几乎都在用。”
不过,在淮安餐饮商会副会长李玉喜看来,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消费市场仍有其局限性,说白了,就是其针对的主要还是“低档消费”。“我认为,现在小型餐饮店普遍接受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最大触动力不是卫生,而是方便、快捷。事实上,一次性消毒餐具并不对所有餐饮行业都具有实用性,它主要解决小型餐饮店消毒设施不全的问题。”李玉喜介绍,“高档饭店有完善的清洗、消毒设施,能保证餐具的卫生安全;且高档饭店对餐具的样式、规格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因此,看起来廉价、档次又低的消毒餐具理所当然被拒之门外。而对中小型餐饮店来说,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不但节约设备、人工、水电等各项费用,还能小赚一笔。”
“没有风险,又能赚点外快,何乐为不为呢?”淮海北路一家餐馆的老板直言不讳地说,“一次性消毒餐具进价一般都是7毛钱,消费者支付1元钱,假设每天使用200套,一个月额外‘收入’就有近2000元,而且损耗、运费都这些成本都不算我的。”工农路上一家饭店的老板也坦承,虽然这些年消毒餐具争议多多,但对于饭店来说,“用还是比不用好处多”。
如今前途未卜
不仅仅在淮安,一次性消毒餐具很快风靡省内、全国。然而,有关一次性消毒餐具的“丑闻”也不断被“曝光”。继收费之争平息后,本就为了“卫生、安全”而“出生”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却大曝“卫生丑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映,在一次性消毒餐具中发现遗留的异物、饭菜、油渍、霉斑等,甚至有网友曝光消毒餐具企业清洗内幕,泥土地上堆满所谓清洗完的餐具,而一旁的小狗用舌头在舔……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质疑,人们支付了使用费的这些消餐具真的消过毒吗?使用起来能保证消费者安全吗?
今年上半年,我市卫生监督所曾对市区16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卫生检查,却发现有5家单位消毒餐饮具不合格。而在去年,该所曾对淮安22家单位消毒后的餐具进行监督抽检,竟发现有20家存在不合格产品。这些单位被处以67400元罚款,并被要求限期整改。
记者了解到,自从2004年国家取消了卫生部门对消毒服务机构的许可后,餐具消毒行业就日渐出现缺乏监管、无序发展的状况。“一次性消毒餐具的准入门槛低。稍微投资个几万元,买个最简单的设备就能开工了。即使手续不全,资质不全,条件简陋、粗糙也无妨。人工手洗,人工包装,照样可以送到饭店。”于国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我市每年都有近10家新的消毒餐具企业加入市场,同时也有七八家倒闭。‘前仆后继’,但总体数量仍是在逐年增加。鼎盛时期曾达到过30多家。而这些企业多数都是小作坊式的。正因为他们成本低,就靠打价格战来分得市场“一杯羹”。
大量小作坊式消毒餐具企业的涌入,使得一次性消毒餐具市场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于国回忆,2007、2008年是一次性消毒餐具的价格“顶峰”,提供给饭店的价格是8毛钱/套,之后,一次性消毒餐具的生产成本逐年升高,但出售价格却越来越低。“7毛、6毛5、6毛、5毛……都有人卖,淮安市场还曾出现过最低价4毛8!一套消毒餐具4毛8的价格,其中要包含损耗、运费、水费、洗涤剂等成本,能保证什么样的质量?”于国说,“我们虽想改变但也无能为力,因为已经没有一家企业能控制这时的市场价格了。”从起步、遭排斥,到遍地开花,再到问题重重,一次性消毒餐具已在淮安市场走过了“七年之痒”,市场的恶性竞争已激烈到让广大消费者和消毒餐具企业都无力招架。这个行业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呢?是否已经到了大整合的前夜?
七年之痒”后:一次性消毒餐具路在何方?
信息来源:c-j.com.cn 时间: 2012-11-27 浏览次数:514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餐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