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具网 - 餐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玻璃餐具 | 市场行情 | 陶瓷餐具 | 综合资讯 | 餐具知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综合资讯 > 简析黑瓷茶具的发展史
K.biz | 商业搜索

简析黑瓷茶具的发展史

信息来源:c-j.com.cn   时间: 2012-09-13  浏览次数:1292

说起我国的茶具,最早以陶器紫砂壶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而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其中以黑瓷茶具被世人视为珍品。今天小编着重介绍一下黑瓷茶具的特点黑瓷茶具的发展史。
  黑瓷茶具的特点
  黑瓷茶具是有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在宋代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址为适宜因而驰名。据北宋蔡襄(茶录》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今福建)所造者给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致)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四川的广元窑烧制的黑瓷茶盏,其造型、瓷质、釉色和兔毫纹与建瓷也不相下,几可乱真。浙江余姚、德清一带也生产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具,其中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呈鸡头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珍藏着一件“夭鸡壶”,视作珍宝。黑瓷因釉中含铁童较高,烧窑保温时间长,又在还原焰中烧成,釉中析出大址氧化铁结晶,成品显示出流光溢彩的特殊花纹。每一件细细看去皆自成一派,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茶器。
  黑瓷茶具的发展史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蔡襄《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餐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