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餐具五件套,“碗洁”可保?
信息来源:c-j.com.cn 时间: 2012-09-10 浏览次数:1286
常下馆子的人,对碗、碟、茶杯、酒杯、调羹这样的“五件套”早已不再陌生。然而,餐具集中消毒行业因准入门槛低、行业监管弱等先天不足,令部分条件简陋、管理混乱、卫生条件差的“害群之马”有了可乘之机,“五件套”自问世以来质疑声不断。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消费者的神经一再紧绷。有消费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当我们外出就餐时,号称“远红外线高温消毒”的餐具必须用开水烫一烫、涮一涮,这是整个餐具消毒行业的悲哀。
那么,我市餐具集中消毒企业卫生状况如何,人们频繁使用的消毒餐具五件套能否确保“碗洁”?近日,记者跟随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市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的工作人员,检查了我市2家餐具集中消毒企业,实地探访了消毒餐具的“变身”过程。
关键词一
餐具消毒
走进位于方岩镇的新诺餐具消毒有限公司,记者等人均被要求戴上口罩。走进操作间,只见工作人员正拿着水枪,对准装餐具的收纳箱进行清洗消毒。进入车间,碗碟“乒乒乓乓”声不绝于耳,工作人员抡起成箱的餐具倒入水池中,餐具上的残羹剩饭在不断翻腾的水流作用下脱离,渣滓经专用管道收至垃圾筐中。
除渣后,餐具进入粗洗阶段,水温超过80℃,同时加入消毒液和浸泡液对其反复浸泡清洗,作用是去除油污、茶垢等。
接着,餐具陆续进入精洗环节,80℃的高温,清除浸泡残余液和残留的消毒味。而后,在95℃的净水高温冲淋下,餐具还要进入数米长的380℃远红外线高温消毒系统进行烘干、消毒。
流水线上,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娴熟地分拣着“出浴”的五件套,检查干净的送上塑封履带,看到个别仍有污渍的则挑出,进入下一批次重新清洗。清清爽爽的碗碟穿上透明的薄膜外衣,打码机紧接着打上生产日期,成套消毒餐具就此完成。
新诺负责人程强告诉记者,一套消毒餐具从消毒到包装完成,耗时40分钟左右,而一批次2万套左右的餐具大约要耗时6个小时。
我市另一家餐具集中消毒企业风雨阳光餐具消毒服务部,位于经济开发区夏溪村。记者在操作间看到了“除渣粗洗浸泡消毒洗涤精洗高温冲淋远红外线消毒烘干塑封包装打印生产日期”一体自动化流水线,工作人员均规范地佩戴着帽子、口罩、手套等。公司入口通道上,还醒目地张贴着清洗消毒的流程及各项要求。
关键词二
卫生监督合格证
据了解,永城的中小型餐馆从2006年开始逐渐普及薄膜包装的消毒餐具,然而经过几年蓬勃发展,因缺乏有效的监管,良莠不齐的餐具集中消毒企业也暴露出系列问题,如粗放式的竞争降低了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工艺流程参差无序、卫生存在安全隐患等。
近两年,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餐具集中消毒企业的卫生状况也已得到逐步改观,但规模小、设备简陋、卫生设施投入少、监管缺失等现象仍阻碍了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直至去年12月1日,《浙江省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正式施行。该实施办法授权省卫生厅制定的《浙江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试行)》和《浙江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监督合格证发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步实施。
《办法》明确规定了餐具集中消毒单位除办理工商登记外,还需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监督审核,取得“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监督合格证”,否则不得开业。同时,《办法》还首次明确了“准入”标准和要求,如规定餐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面积必须要保证300平方米以上、工艺要自动化等。
经过前期的系列调查摸底,今年3月份,市卫生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餐具集中消毒企业专项整治,要求各餐具集中消毒企业按《办法》细则标准作出整改,限期三个月。6月份,原先四五家规模小、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的餐具消毒企业,通过优胜劣汰、兼并整合,保留了上述2家,并经过系列考核取得了卫生监督合格证。
“经过专项整治,餐具集中消毒单位加强了自身管理,也加大了对卫生设施的投入。目前,两家餐具集中消毒企业均已采用自动化加工流水作业,整体卫生状况也有了明显提高。”市卫生监督所业务科科长吕杰平说。
关键词三
企业自检部门抽检
在新诺自设的化验室里,检测员徐平武每天都要在其他工人下班后,到成品库里随机选上6至10套餐具,进行大肠菌群检测。
徐平武告诉记者,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检测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大肠菌群检测相当严格,一旦检测出大肠菌群,就意味着整个批次2万来套餐具都得重新上流水线清洗消毒。”
据了解,除了企业每日每批的自检化验,卫生监察部门还会不定期地对企业成品库内和市场上的消毒餐具进行抽查。
“平时的检查都是突击的,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两大类,主要针对密封性、感官、大肠菌群和消毒液残留的检测,到目前为止,抽检到的消毒餐具全部合格,我市也未发生过因消毒餐具不合格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吕杰平说。
关键词四
行业自律
在永康的各种中小餐馆,“吃货”们习惯性地用茶水将餐具烫一烫、涮一涮,实际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消毒餐具卫生的不信任。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卫生监督部门也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督,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消毒餐具的卫生安全仍依靠企业自律。诚如面对层出不穷的公共安全漏洞,也不能把宝全押在管理规范和加强监管上。制度往往是滞后的,而各种安全问题又防不胜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
市领导戴翀在日前的餐具集中消毒企业检查中也语重心长地说,餐具集中消毒企业并不只是“洗碗公司”,而是一项民心工程、良心事业,它关系着老百姓的就餐安全大事,经营单位必须将员工责任落实到位,把社会责任放在经济效益之前,除了严格规范车间内的各项无菌操作,也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治理,杜绝消毒餐具受到二次污染。并将安全责任细化到配送环节,确保餐具消毒及配送过程都卫生安全。
关键词五
保质期
事实上,这种由餐具集中消毒企业“一条龙服务”的配送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型餐馆所接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每天流入永城餐桌的消毒餐具达2.1万至2.5万套左右。
市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说,在他们的日常随机抽检中发现,前一天消毒的包装餐具,其表面的微生物含量要比当天消毒的高一些。因为包装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离效果,但并非完全密封,且里面本身仍充斥着空气,不是真空。餐具消毒后,包装袋内空气中的细菌在合适的温度下会滋生蔓延,因此包装餐具也是有保质期的,一般为7至10天。若天气炎热,包装餐具又被存放在潮湿环境中,保质期或许更短。
“三看一摸一闻”辨别合格消毒餐具
目前,我市消毒餐具五件套大多有偿使用,收费1元/套,除了使用前用开水烫一烫、涮一涮,消费者也有必要掌握简单的方法辨别消毒餐具是否合格,不要花钱买个不干净。
一看外包装的标识内容是否标准全面,正规合格的消毒餐具企业,外包装上会有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二看拆包前餐具包装膜是否有破损,如果有破损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可要求商家更换;同时,包装餐具的塑料薄膜,合格的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无色、透明,且不能有异味。
三看餐具,消费者在打开包装后,要仔细看一看消毒餐具是否做到了“光洁涩干”。也就是说,合格的消毒餐具表面光洁,没有油渍、水渍、泡沫及不溶性附着物。
四摸,消费者还可用手摸一摸餐具的表面,看是否有粘手感,检查餐具表面是否有油垢残留或潮湿水分。
五闻餐具是否有异味,合格的餐具不应有刺鼻、发霉或洗涤剂和消毒剂的味道。
如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餐具,可拨打12345举报,也可向“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举报热线96317投诉,执法人员核查属实后会进行查处。
工作人员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整理消毒餐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餐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