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就有才子配佳人的美谈。其实不仅仅在人伦情感方面讲究搭配,任何物体也具有拟人化的潜力。小编认为餐具与佳肴的搭配即如才子佳人式的和谐。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餐具一直被视为是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好马配好鞍”,精美的佳肴以精致的器具相配,相得益彰。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个烹调爱好者。他说,菜肴出锅后,该用碗的用碗,该用盘的用盘,“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这是美食与美器搭配的精彩论述。今天,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人日渐增多。“竹木筷子粗瓷碗,搪瓷茶缸把水端”已成为一张旧时底片,悄然隐去。各类各式的餐饮器具正以“专业化、多元化、组合化”的新面孔亮相,为日常家庭用餐增添新意和情趣。 陶瓷餐具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是绝大多数家庭购买餐具的首选。精美的食物就要有精美的器具搭配,小编以为这一点要注意四点和谐。
菜肴与器皿在色彩纹饰上要和谐
在色彩上,没有对比会感到单调,对比过分强烈又不和谐。美术家将红、黄、蓝称为原色;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称为对比色;红、橙、黄、赭是暖色;蓝、绿、青是冷色。一般来说,凉菜和夏令菜宜用冷色器具;热菜、冬令菜和喜庆菜宜用暖色器具。在纹饰上,食的料形与器皿的图案更要相得益彰。如果将炒肉丝放在纹理细密的花盘中,既给人以散乱之感,又显不出肉丝的自身美。
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要和谐
中国菜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器皿的形状也是千姿百态。有什么样的肴馔,一般就有什么样的器皿相配。例如,平底盘是为爆炒菜而来,汤盘是为熘汁菜而来,椭圆盘是为整鱼菜而来,深斗池是为整只鸡鸭菜而来,莲花瓣海碗是为汤菜而来等等。
菜肴与器皿在空间上要和谐
菜肴的数量要和器皿的大小相称,才能有美的感官效果。汤汁漫至器皿边缘的肴馔,不可能使人感到“秀色可餐”,只能给人以粗糙的感觉;肴馔量小,又会使人感到食缩于器皿中间,干瘪乏色。一般来说,平底盘、汤盘(包括鱼盘)中的凹凸线是食、器结合的“最佳线”。用盘盛菜时,以菜不漫过此线为佳。用碗盛汤,则以八成满为宜。
菜肴掌故与器皿图案要和谐
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起舞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糖醋鱼”盛在饰有鲤鱼跳龙门图案的鱼盘中,会使人情趣盎然。
餐具变化的又一显著特点是单一化向组合化、成套化方向过渡。消费者在选择陶瓷餐具时,开始要求用材、规格、花色等方面协调统一。据观察,不少商场里成套的餐具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相中。
陶瓷餐具作为餐饮的生力军现在正春风得意,尤其是近来骨瓷餐具大受青睐。一些几年前还倍遭冷眼的新款餐具,也悄悄地在那里“攻城略地”。轻巧的塑料制品、剔透的玻璃制品以及凝重的金属器皿也不甘人后,各有所爱,就连昔日王公贵族炫耀身份用的精美华贵的银制餐具,也有了钟情者。眼下由于餐具领域新款不断推出,令消费者有了极大的选择空间。“餐桌时尚”已成为家庭餐饮的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