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期间,有媒体曝光广东多家生产消毒餐具的企业操作不符合规定,旋即引起坊间对餐具安全的热议。到底什么样的餐具最安全?不同材质又有何使用禁忌?日前,记者就此走访河北省邯郸市质监所,有关专家提醒,颜色越鲜艳的餐具,越慎用。
市民陈女士家中使用一套带花纹的餐具有两年了。“搬新家时,亲戚送的礼物,孩子特别喜欢盘面、碗边的图案,吃饭时一定要用这套。”但近日,陈女士看到有专家称,颜色鲜亮的餐具可能导致铅中毒,就犹豫是否还要继续使用了。
有此疑虑的不止陈女士,2月份,市民杜女士在市场买了几个带有青花花纹的碗,商贩表示,这是新出的瓷质材料,样式好看且抗摔耐用。“当时,我拿起碗摔到地上,没有任何裂纹,就决定购买。”然而,不到两个星期,杜女士发现碗外面的釉面裂了一道道细小的纹,盛过几次绿豆汤的碗内也有红色的斑块。
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的餐具有很多种材质,比如鲜亮的陶瓷餐具、抗摔的不锈钢和塑料餐具,耐用的仿瓷餐具等等,很受有孩子的家庭偏爱。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餐具才最安全?对此,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助理康先生表示,陶瓷餐具内壁上的彩绘虽然色彩鲜亮,但彩釉中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其中,镉和铅易引起肝脏或其他内脏中毒,汞则能引起肝、肾硬化。陶瓷的釉彩越多,颜色越鲜艳,铅、镉等化合物就越多。建议市民,选陶瓷餐具别太看重花纹图案,特别是不要用内壁带彩绘的碗盘。新买的餐具可以先放在醋里泡2——3个小时,以溶解彩釉中的有害物质。另外,彩瓷千万不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有媒体称,不锈钢制品使用不当,其中的金属元素会在人体中慢慢蓄积,达到一定量时会危害人体健康。对此,康先生建议,不要用不锈钢餐具长时间盛放强酸或强碱性的食品,不锈钢器皿也不宜用来煎熬中药。一旦发现不锈钢餐具变形或者表层破损,就应该及时更换。而用塑料容器装油脂,会分解出有害物质,同样威胁健康。平时应避免使用普通塑料瓶装食用油,尽量选择无色无味、且商品上标注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字样的塑料餐具。
仿瓷餐具的款式多样,结实耐摔,很多市民买来为儿童使用。康先生提醒,质量较好的仿瓷餐具稳定性好,但在高温或者强酸、强碱的环境中,可能释放微量三聚氰胺分子,并迁移到食物中去。但三聚氰胺不溶于水,并且仿瓷餐具在高温下释放的三聚氰胺量微乎其微,不必谈仿瓷即色变。
同时,康先生特别提醒,儿童不要使用颜色鲜艳的餐具,特别是里侧印花的,尽量挑选浅颜色的无花餐具。合格的餐具能放在冰箱里,也可沸水蒸煮,安全性较高。但尽量不要长时间盛放酸性、油性、碱性食物,特别不要将含油较多的食物放在仿瓷餐具中用微波炉加热,防止释放出有毒物质。